html模版[喜迎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四川脫貧實踐 已摸索出哪些成功經驗
俯瞰廣安市廣安區龍安鄉勇敢村,該村被大片的產業包圍。勇敢村位於大雲山腹地,通過大力發展龍安柚、桃李等產業,2016年人均收入過萬,142名貧困人口實現脫貧,摘掉貧困村帽子。本報記者 李向雨 攝

主持人

侯沖 本報記者 李淼

嘉賓

省政府副秘書長、省扶貧移民局局長 張谷

通江縣扶貧移民局副局長 楊凌

蒼溪縣白驛鎮岫雲村村支書 李citd

我省貧困人口已減至272萬人。353萬已脫貧老鄉、2437個已退出貧困村,這些扶貧成果能不能鞏固,“一幫就富,撒手就窮”的現象能不能根除,關鍵在於是否已建立起穩定長效脫貧機制。我省這幾年的脫貧實踐,已摸索出哪些成功的經驗?

政府官員和一線扶貧幹部有話要說。

記者:建立穩定長效脫貧機制,“牛鼻子”是什麼?

張谷:發展產業、解決就業是穩定脫貧的治本之策。要抓好種植、畜禽、水產等特色產業發展,強化利益聯結機制,讓貧困人口真正獲得利益。同時加強教育培訓,確保每個傢庭至少有一人sbir補助金額實現穩定就業。在產業扶持上,要力爭做到“四跟四走”,就是扶貧資金跟著窮人走、窮人跟著能人走、能人跟著項目走、項目跟著市場走,這樣才能形成良性循環。

楊凌:通江海拔從200米一直到1600多米,生態環境好,為此我們發展巴山土豬、空山黃牛、山地梅花雞等特色養殖業,還有食用菌、核桃、茶葉、油菜等特色種植業,靠特色和綠色,不斷在市場上打開銷路,最終促進群眾穩定長效增收。

李君:貧困村發展產業要因村制宜,隻有把農戶和城裡人需求鏈接起來,才能提升價值。我們成立瞭岫雲村土雞合作社,註冊“岫雲村”品牌,與全村298戶土雞養殖戶簽訂訂單,在成都開瞭以岫雲村命名的餐廳,原料全是村裡的農產品。2016年,每戶僅養殖一項就增收3000元以上。

記者:在機制創新方面,有哪些探索和突破政府創業補助計畫

張谷:我省這幾年積極探索資產收益扶貧、投資收益扶貧、理財收益扶貧等模式,還創新社會幫扶機制,搭建“四川愛心扶貧網”等扶貧信息平臺,實施“結對認親,愛心扶貧”等公益活動。抓好“四好村”創建、農民夜校等,探索建立內生激勵機制。堅持扶貧必扶智,讓貧困地區孩子接受良好教育,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楊凌:通江全面推行產業扶貧“增量獎補法”,鎖定貧困戶原有產業品類與規模基礎數據,依據貧困程度深淺和人口多少確定獎補到戶產業資金額度,80%的資金用於獎補新增產業項目買種子、崽子,其餘20%資金獎勵發展成效,幹好瞭才能拿到。有個貧困戶從兩頭豬發展到百餘頭,去年拿回兩萬元左右獎勵。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arrow
arrow

    lyx984f8e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