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發佈會
內 容: 為充分、全面、權威展示我省黨建等各方面的突出成就,省政府新聞辦圍繞習總書記“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和2013年7月視察我省時提出的“四個著力”要求,制定瞭“喜迎黨代會荊楚新跨越”系列新聞發佈會方案,今天第一場主題是:湖北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舉措和進展。
省委宣傳部新聞發佈處處長張修富:
各位記者朋友:上午好,歡迎出席省政府新聞辦的新聞發佈會。
全省6100多萬幹部群眾期盼已久的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即將於6月隆重召開。迎接、宣傳、貫徹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是新聞發佈工作的神聖職責,更是特有優勢。當前,盡管“兩微一端”發展迅速,但新聞發佈依然是最權威、最重要的宣傳形式,它不僅最集中、最直接、最搶眼,而且成本低、效率高、作用獨特,是搶占輿論制高點的重要法寶。這一點,去年7月參加我們在省水利廳組織召開的21場“抗洪搶險”新聞發佈會的記者,體會當更為深刻。
為充分、全面、權威展示我省黨建等各方面的突出成就,省政府新聞辦圍繞習總書記“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和2013年7月視察我省時提出的“四個著力”要求,制定瞭“喜迎黨代會荊楚新跨越”系列新聞發佈會方案,並已報請省委領導同意。今天第一場主題是:湖北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舉措和進展。
出席今天發佈會的嘉賓是:省統計局副局長吳中志同志;省文化廳副廳長陶宏傢同志;省扶貧辦副主任張傑同志。
下面,請省統計局吳中志副局長介紹我省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有關情況:
省統計局副局長吳中志:
各位記者朋友,大傢上午好!
現在我就我省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舉措和進展情況作一通報。
一、我省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本舉措
省第十次黨代會對我省在中部地區率先建成小康社會作出瞭全面部署,這也是省委向全省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省委團結帶領全省人民,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湖北實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瞭階段性成果。
始終把思想統一到中央的精神上來,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思想自覺引領行動自覺。“建成支點、走在前列”、“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等重大戰略是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賦予湖北的全局使命。全省上下牢固樹立和全面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踐行“四個意識”體現在工作中、落實到行動中、彰顯於業績中,確保中央決策部署在全省落地生根,大力推進“五個湖北”建設,為全面實現小康社會提供堅強保證。
始終抓好發展第一要務,打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攻堅戰。大力實施工業強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智能制造、制造業國際化、服務型制造、企業傢培育等工程,著力推進十大產業重大項目,深入推進服務業提速升級、大數據發展行動計劃。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統籌推進制度變革、結構優化、要素升級,把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作為重要目標,優化供給質量和效率。2016年全省實現生產總值32297.91億元,首次邁入3萬億大關的同時,在全國的地位穩步提升,從2010年的第11位躍居第7位,創建國以來最好位次。服務業主體地位在形成,2016年全省服務業占GDP的比重達44.7%,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提升至50.7%。
始終推進創新發展,把創新驅動作為轉型升級的核心動力。加快推進武漢國傢技術轉移中部中心和襄陽、宜昌分中心建設,健全科技成果轉化激勵機制,完善和落實“科技十條”政策,加快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主導、政產學研用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實施“千名創新人才計劃”、“萬名創業人才計劃”、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百人計劃”、“金藍領”及“工匠”型人才開發培養工程。2016年全省高新技術產業實現增加值5574.54億元,增長13.9%。技術合同登記成交額927.73億,擁有各類市場主體406.32萬戶,均居中部第1位。
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使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突出共建共享和保障民生的制度性安排,提供更充分、更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務,念好衣、食、住、行、業、教、保、醫“八字經”,不斷增進人民福祉 。2016年全省城鎮化率為58.1%,居中部第1位,城鎮和農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別達29386元和12725元,增長8.6%和7.4%,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
始終倡導綠色發展,大力實施“生態立省”戰略。樹牢和篤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更加註重促進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推動生態旅遊、生態農業、健康養生、節能環保等產業加快發展,生態環境質量進一步改善,“綠滿荊楚”行動全面推進。2016年全省壓減鋼鐵產能338萬噸、煤炭產能1011萬噸,六大高能耗產業增加值占比下降至26.9%,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8.25%。
始終打造擴大開放新平臺,更大力度推進高水平雙向開放。堅持開放先導戰略,深化通關改革,深度融入國傢“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戰略。2016年中國(湖北)自由貿易試驗區獲批設立,開啟瞭我省改革開放新航程,實際利用外資101.28億美元,來鄂投資世界500強企業達254傢,進出口總額達2600.1億元。
“舉網以綱,千目皆張。”湖北未來的發展,形勢喜人,催人奮進。預計到2019年,比全國提前一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2020年,“十三五”規劃目標將全面完成,到2022年,開啟基本現代化的偉大征程,向著第二個百年目標邁進,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湖北貢獻。
二、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進展情況
1.從發展趨勢看,小康指數繼續保持增長態勢
根據國傢統計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統計監測指標體系》,從總量看,2016年全省小康指數為91.69%,其中人民生活指數為94.41%,經濟發展指數為94.06%,資源環境指數為93.12%,民主法制指數為87.78%,文化建設指數為83.70%。
從發展速度看,小康指數與五大領域指數全面上升,且上升幅度快於上年。2016年與2015年相比,全省小康指數上升1.62個百分點,升幅比2015年快0.48個百分點。其中:民主法制指數上升2.55個百分點;經濟發展指數上升2.26個百分點;資源環境指數上升2.1個百分點;人民生活指數上升0.99個百分點;文化建設指數上升0.43個百分點。
2.從監測指標看,七成以上指標完成進度超過90%
從全面小康監測的35個指標看,2016年有33個上升,2個下降。完成進度超過100%的有12個、在90-100%的有14個、在80-90%的有5個、在80%以下的有4個。完成進度超過90%的指標有26個,占監測指標數的74.3%。
一是完成進度超過100%的指標有12個,占監測指標數的34.3%。12個指標分別是: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工業勞動生產率、農業勞動生產率、失業率、恩格爾系數、城鄉居民收入比、城鄉居民傢庭住房面積達標率、平均預期壽命、每千人口擁有執業醫師數、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單位GDP能耗和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
二是完成進度在90-100%的指標有14個,占監測指標數的40%。14個指標分別是: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居民消費支出占GDP比重、互聯網普及率、城鎮人口比重、基層民主參選率、社會安全指數、人均公共文化財政支出、“三館一站”覆蓋率、公共交通服務指數、平均受教育年限、基本社會保險覆蓋率、農村自來水普及率、單位GDP水耗、單位GDP建設用地占用面積。
三是完成進度在80-90%的指標有5個,主要是一些硬性指標和約束性指標。如,“主要污染物排放強度”完成進度為89.73%、“城鄉居民文化娛樂服務支出占傢庭消費支出比重”為87.62%、“人均GDP”為85.22%?、“環境質量指數”為83.12%。
四是完成進度在80%以下的指標有4個,主要是一些關註度高且改善難度大的核心指標。如,“?R D經費支出占GDP比重”完成進度為76.8%,“城鄉居民人均收入”為75.92%,“每萬人口擁有律師數”為74.35%,“文化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為58.6%。
3.從五大領域指數看,呈現“三最”特征
一是經濟發展指數上升最快。2000年我省經濟發展指數在5個指數中最低,但到2016年,上升到第2位。9個指標中,2016年有3個指標完成目標值,有4個指標在93-98%,隻有2個指標在90%以下。
二是人民生活指數最理想。12個指標中,2016年有7個指標完成目標值,有4個指標在92-99.1%。
三是資源環境保護力度最大。6個指標中, 2016年有2個指標完成目標台中申請商標費用值,有2個指標在92-98%。
雖然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瞭階段性成果,但也存在發展短板、結構短板和不協調短板,具體表現為:發展不夠,人均GDP和居民收入偏低;結構不優,三產占比和科技投入偏少;進展不均,農村和邊遠山區進程偏慢。
通報完畢,謝謝大傢!
下面,請省文化廳副廳長陶宏傢介紹我省“文化小康”建設情況。
省台中申請商標代辦文化廳副廳長陶宏傢:
文化小康建設是全面實現小康奮鬥目標的重要內容,根據國傢統計局公佈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統計監測指標體系》的文化建設指數,文化小康建設主要包括五項指標。其中“三館一站”覆蓋率為文化部門的全部職能,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城鄉居民文化娛樂服務支出占傢庭消費支出比重、人均公共文化財政支出等3項為文化部門的重要職能,有線廣播電視入戶率主要為其他部門的職責范圍。下面,主要就文化部門相關的我省文化小康建設情況作個介紹:
文化場館建設情況
截止2016年底,全省共有公共圖書館112傢、文化館123傢、博物館183傢、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1279傢,村(級)文體廣場16846個,全省“三館一站”覆蓋率為1.27%,與國傢統計局設定的文化小康目標值1.3相差0.03個百分點。
一是公共文化設施覆蓋城鄉。以省級文化設施為龍頭,以市、縣文化設施為骨幹,以鄉、村文化設施為基礎,五級公共文化設施網絡不斷完善。全國單體建築面積最大的省級圖書館建成開放,省博物館三期擴建工程穩步推進,省京劇院譚鑫培大劇院等重大建設項目抓緊籌劃。新改建市、縣級各類公共文化場館100多個,新增建築規模超過100萬平方米。鄉鎮綜合文化站、文化共享工程基層服務點、流動舞臺車、流動圖書車實現全覆蓋。“百姓舞臺”農村文化廣場示范點建設納入市(州)黨政領導班子考核內容,省文化廳印發《關於進一步推進全省農村文化廣場建設的意見》,強化指導監督,全省60%的行政村(社區)建有村級文化廣場。
二是文化場館惠民活動精彩紛呈。全省“三館一站”實行免費開放,同時開展內容多樣的講座、文藝培訓、教育體驗等公益性文化活動,僅2016年全省各類群文機構開展文化活動就超過6萬場(次),服務群眾近2400萬人次。省圖書館每年開館接待讀者250萬餘人次,“長江講壇”已成公益講座著名品牌;省博物館節假日每天接待遊客達到最高限制人數近2萬人次,編鐘演奏成為遊客必看項目,開展“禮樂學堂”系列教育體驗活動;各鄉鎮、村級文化廣場積極開展具有當地特色的群眾性文化活動。
三是文化場館建設提檔升級。各地在大力推進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和文化站建設的同時,積極將劇場、排練場納入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建設范疇,拓展“三館一站”的內涵,改善擴寬百姓文化活動場所。與此同時,推進文化科技融合,加快數字圖書館、美術館、文化館、博物館建設,啟動公共文化數字服務平臺建設,開發APP,實現文化資源數字化傳播,延伸文化場所的服務功效。
文化產業加速發台中商標申請查詢展
一是加強園區建設。以開展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基地創建為抓手,設立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基地)專項扶持資金,加大骨幹文化企業和特色文化產業聚集區培育力度,武漢東湖高新區成功創建“國傢級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武昌長江文化創意設計產業園成功創建“國傢級文化產業試驗園區”,國傢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達到8傢,評選出19個省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和135傢示范基地。一批園區、基地成長迅速,宜昌珀斯鋼琴、武漢艾立卡、鬥魚直播平臺、武漢寧美國度等成為行業領先企業。荊州關公文化園、孝感之海文化、襄陽文化產業園等一批特色文化項目初見成效。孝感之海文化保持瞭全國同行業十大上榜品牌的領先位置。襄陽文化產業園的唐城2015年開業以來,接待遊客160餘萬人,總收入超過1億元。
二是借力資本力量。今年,省文化廳與長江經濟帶產業引導基金簽署《關於文化金融融合加快我省文化產業發展合作備忘錄》,加強文化與金融合作,共同營造良好的文化產業招商引資環境,引導社會資本投向文化產業領域,培育龍頭文化企業;與長江產業基金、微影資本建立戰略合作關系。3月16日,省文化廳召開瞭湖北文化產業項目推介對接會,由微影資本組織來自北京開心麻花娛樂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上海看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創夢天地科技有限公司等15傢知名文化企業到會推介項目,組織省內40餘位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及基地代表負責人參加推介會,會後達成多個項目意向,開心麻花娛樂文化傳媒已明確投資湖北市場。
三是搭建發展平臺。省文化廳與省商務廳簽署《對外文化貿易合作備忘錄》,協力搭建文化產業對外交流與合作平臺,形成信息資源共享等7個方面的合作內容。省文化廳聯合省科技廳、省教育廳等七部門,連續舉辦瞭3屆湖北省大學生文化創意設計大賽。2016年,吸引瞭包括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等70所高校參加,共收到參賽作品7000餘件,並將賽事延伸到黃岡、宜昌等地,評出瞭74件優秀獲獎作品,《字繪武漢》等16個作品現場與文化企業和孵化機構簽約。
四是組織招商引資。2016年,成功承辦第十二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博會湖北省組團參會任務,全省有80多傢文化企業的160件實物展品參展,現場簽約20個重點項目,合同交易金額209億元。2017年3月下旬,省文化廳組織文化代表團赴澳大利亞、新西蘭開展文化產業交流合作,與維塔工作室創始人理查德·泰勒進行瞭會晤磋商;參加中國湖北—新西蘭投資貿易合作推介會和中國湖北—澳大利亞昆士蘭合作項目對接會,湖北奪寶奇兵影視文化有限公司、江通動畫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柏斯琴行(中國)有限公司分別與外方公司簽約,武漢太空學院影視動漫體驗館、武漢視覺工業基地、江通動漫IP輸出、柏斯琴行悉尼旗艦店等一批文化產業項目達成建設協議。4月9日,新西蘭維塔工作室創始人理查德·泰勒,率團訪問湖北省文化廳,推動武漢太空學院動漫影視體驗館和武漢視覺工業基地合作建設項目在武漢落地。2017年11月下旬,結合2017CGL中國電子遊戲超級聯賽總決賽在武漢舉辦的時機,省文化廳將同期組織湖北省文化產業招商引資推介會,推進湖北省文化產業發展。
文化消費逐步增長
近年來,我省城鄉居民文化消費呈穩步增長趨勢,文化消費能力逐步提升。武漢市、宜昌市入選第一批國傢文化消費試點城市,武昌區作為全國4個拉動城鄉居民文化消費試點地區之一試點工作取得積極成效。如,武昌區試點采取“居民文化消費激勵政策”模式。居民參與途徑為:到公共文化場所參加文化活動,獲得獎勵積分,兌換成不同額度文化消費券,再到劇場、影院、書店等文化經營場所消費,可用文化消費券核銷充抵現金,武昌區文化局定期根據各企業實際核銷金額記錄,對企業給予經費補貼。從2015年10月10日開始,到2016年2月29日結束,共有約184萬人次參與,使用補貼資金406萬元,平均拉動效果為1:3.91(即每投入1元補貼資金,直接拉動3.91元文化消費)。
隨著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和民生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2015年全省有76個縣市區城鄉居民收入比的小康指數評價值高於90%, 23個縣市區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評價值超過70%,72個縣市區恩格爾系數評價值超過90%,以文化、娛樂、體育類消費為代表的新興消費成為帶動消費增長的新引擎,從全省范圍總體情況來看, 文化娛樂服務支出占傢庭消費支出比重逐年增長趨勢明顯。
公共文化投入逐年加大
2016年全省文化單位實現總收入58.92億元,繼2015年(46.58億元)突破40億元後再創新高,突破50億元,較上年凈增12.36億元,同比增長26.55%,連續兩年保持25%以上的增速。其中,財政撥款41.79億元,首次突破40億元,較上年凈增7.98億,同比增長23.6%。
2015年、2016年全省財政撥款中的文化事業費分別為23.56億元、29.04億元,連續兩年中部排名第1位、全國排名第8位。全省各級政府越來越重視文化建設,財政投入逐年加大。
2016年全省文體傳媒總支出約96.5億元,人均公共文化(包括文化、新聞出版廣電、體育)財政支出164元,較2015年的139元,增長瞭17.89%,已提前實現≧150元的目標任務。
下面,請省扶貧辦副主任張傑介紹我省“脫貧攻堅”情況。
省扶貧辦副主任張傑:
各位領導,新聞界的各位朋友:
大傢上午好!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中國共產黨人從黨成立之日起就確立瞭為天下勞苦人民謀幸福的目標。這就是我們的初心。打贏脫貧攻堅戰,是我們的目標,也是我們的莊嚴承諾,一定要如期兌現承諾”。省第十次黨代會以來,全省各級各部門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開發戰略思想,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戰略部署,把脫貧攻堅作為重大的政治責任、重大的政治任務、重大的民生工程和重大的發展機遇,五年以來共減貧411萬人。特別是2015年黨中央、國務院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以來,全省呈現出領導重視程度、政策投入力度、攻堅舉措精度、責任落實硬度、合力攻堅強度前所未有的新特點。2016年,全國扶貧開發工作會議湖北作典型發言,全國資金整合現場會、全國精準識別現場會、全國“萬企幫萬村”等三大“國字號”精準扶貧現場會先後在湖北召開,湖北資金整合、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經驗在全國交流;中央對2016年省級黨委、政府扶貧成效考核,我省屬第一類,為受通報表揚省份。
一、加強領導高位推進
省委、省政府堅決向習近平總書記看齊,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堅守政治擔當,提高政治站位,把對黨忠誠和“四個意識”落實在推進精準脫貧的具體行動上。成立湖北省扶貧攻堅領導小組,省委書記、省長“雙掛帥”,親自出征、親自督戰。省委書記蔣超良一上任就頂風冒雨奔赴大別山革命老區貧困縣紅安,足跡踏遍四大片區,進村入戶、腳印農傢。省長王曉東反復強調,務必緊盯“準”“實”,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37位省領導蹲點聯系37個貧困縣,不脫貧不脫鉤。省市縣鄉村五級書記齊上陣,簽下軍令狀,鎖定時間表,制定路線圖,掛圖作戰,形成瞭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脫貧攻堅責任體系。
二、強化脫貧攻堅保障
一是強化政策支撐。圍繞脫貧攻堅總目標,構建起“1+N+M”政策支撐體系。“1”即省委、省政府《關於全力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決定》;“N”即貧困縣約束機制、幫扶機制、考核機制、退出機制、激勵脫貧機制、扶貧責任制、精神支撐機制和用人導向機制;“M”即省直部門出臺的精準幫扶措施。截止目前,省委、省政府及省直部門已出臺精準扶貧文件近百個,確保將中央政策措施細化到部門、落實到基層、惠及到鄉親。二是合理資源配置。出臺《湖北省脫貧攻堅規劃》和4個片區實施規劃,制定產業扶貧、易地扶貧搬遷、健康扶貧、教育扶貧、生態扶貧、保障扶貧等特惠政策,統籌配置各類資源,市縣鄉村四級同步制訂精準扶貧總體規劃和年度計劃,層層分解規劃目標,層層落實攻堅任務。三是加大投入力度。建立財政剛性投入機制,省市及插花地區縣市分別按當年地方財政收入增量的15%增列扶貧預算,各級財政當年清理回收可統籌使用的存量資金50%以上用於精準扶貧。五年以來,中央和省級財政扶貧投入超過164億元,年均增幅達33.98%。建立貧困縣資金整合機制, 2015年、2016年全省資金整合體量達到1465億元。
三、強力推進“五個一批”
一是大力實施產業扶貧。緊緊鎖定330萬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編制產業扶貧規劃,持續加大投入力度。設立扶貧小額信貸風險補償金,2015、2016年兩年發放扶貧小額信貸88.33億元,惠及13萬貧困戶;對接蘇寧雲商、京東集團,在15個貧困縣開展電商扶貧試點;實施鄉村旅遊扶貧,帶動10萬人增收脫貧。二是大力實施搬遷扶貧。2016年實施易地搬遷12.73萬戶、35.21萬人。三是大力實施實施生態扶貧。實施林業扶貧攻堅規劃,撥付天然林管護費3億元,建設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率先在貧困地區實施森林生態效益補償,選聘2.5萬名貧困人口擔任生態護林員。四是大力實施教育扶貧。出臺貧困子女精準資助政策,下達資助資金22億元,全年資助貧困學生150餘萬人次。五是大力實施保障脫貧。從2015年起,每年安排22億元,用於提高220萬名農村建檔立卡低保和五保對象的補助標準。降低貧困戶大病保險起付線,貧困戶新農合就醫報銷提高比例達到20%。加大醫療救助,共發放臨時救助資金2.5億元,救助困難群眾36.7萬人次。實施萬名醫師支援農村衛生計生工程,全省三甲醫院對口支援貧困縣縣級醫院實現全覆蓋。
四、凝聚脫貧攻堅合力
一是強化區域協作。出臺《進一步加強省內區域協作扶貧和定點幫扶工作的意見》,9個發達市對口幫扶10個民族貧困縣市,同步實施省內經濟強縣對口幫扶37個貧困縣,五年以來,通過“616”對口幫扶向10個民族縣投入建設資金和對口支援資金約336.7億元。二是強化定點幫扶。五年來,省直相關單位投入到重點縣的部門扶持資金達到3402.8億元左右;中直定點幫扶單位直接投入和引進各類幫扶資金達19.86億元。三是強化社會幫扶。實施“千企幫千村”行動,全省7963傢企業參與精準扶貧,五年來,各類企業在貧困村直接投資近60億元;組織社會各界廣泛參與扶貧開發,2014—2016年“10.17國傢扶貧日”活動累計籌集捐款10.6億元。工會、共青團、婦聯、科協、殘聯、紅十字會等群團組織紛紛開展精準扶貧主題活動,各界人士扶貧熱情高漲。四是強化駐村幫扶。省、市、縣三級共派出17074個扶貧工作隊、93897名駐村幹部,實現建檔立卡貧困村駐村幫扶全覆蓋。
五、推進扶貧改革創新
一是創新建立貧困縣資金整合機制。在全國率先出臺貧困縣資金整合意見,明確所有到村到戶到人的財政性資金都屬於精準扶貧統籌范圍,不分年度、類別、來源,實現應統盡統。二是首創精準識別數據審計。全省抽調256名審計人員,對94個縣開展瞭為期4個月的精準識別審計全覆蓋,在全國尚屬首例。三是創新社會扶貧平臺。以興辦產業、資源入股、合作經營、共同開發等為主要方式,大力實施“千企幫千村”行動。全國“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現場會在我省召開。四是打造精神脫貧品牌。扶貧先扶志,堅持“富口袋”與“富腦袋”同步推進。出臺《關於進一步激發內生動力加快精神脫貧行動方案》,推進“素質”脫貧,構建精神脫貧“硬支撐”。組建脫貧攻堅先進典型事跡團,分赴市州巡回宣講脫貧攻堅先進事跡。全省湧現出瞭一批奮鬥在脫貧攻堅一線的優秀代表,如40年如一日鑿開大山深處脫貧路的魏登殿;甘當群眾“提鞋人”的王光國;不忘初心、返鄉扶貧20年的退休縣官羅官章;苦幹實幹、不勝不休的扶貧工作隊長楊才舉,可謂“群星”璀璨。
下面,請記者朋友就需要進一步瞭解的問題提問。
湖北衛視記者提問:請問吳中志副局長,雖然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瞭階段性成果,但也存在不少短板,請介紹一下這些短板表現在那些方面。
省統計局副局長吳中志:總體上看,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短板指標分佈廣、改善難度大。短板指標在5大領域中均有分佈,同時,它們都是非常重要、改善難度很大的指標。如,R D經費支出占GDP比重每提升0.1個百分點,需要多投入30億元的R D經費支出;居民人均收入指標僅完成目標值的75.92%。
二是文化建設指數總體水平低且升幅慢。文化建設一直是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第一短板,文化建設指數在五大領域指數墊底,且上升速度緩慢。其實,構成文化建設指數的指標不多,隻有5個,但是,“文化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這一關鍵指標在35個指標中的完成進度不理想,居末位。2016年“文化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僅僅完成目標值的58.6%。
三是民主法制指數因個別指標導致水平不高。構成民主法制指數的指標隻有3個,有2個指標一直較高,拖後腿的指標是“每萬人口擁有律師數”。該指標要求每萬人口擁有律師數超過2.3人,按目前人口測算,全省律師人數要達到1.4萬人以上。
四是小康進程可能放緩。觀察我省全面小康監測數據,不少指標的完成進度,後期比前期明顯變慢,個別指標甚至出現後退現象,如犯罪人數、PM2.5等。受經濟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和基礎高等因素影響,保持小康指數增長勢頭的難度不小。
香港紫荊雜志社記者提問: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貧困群眾不僅是脫貧攻堅的對象,更是脫貧攻堅的主體,必須充分調動貧困群眾的主動性、積極性。請問我省如何解決貧困群眾“精神貧困”的問題,激發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
省扶貧辦副主任張傑:貧困人口的致貧原因除瞭因為產業缺失、因能力缺乏、因病、因學、因危房、因天災人禍致貧的外,還有很少部分貧困群眾自力更生、奮發圖強的意識不強。現在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給予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大量支持和幫扶,在一定程度上屬於外因和條件,真正發揮作用還是貧困地區、貧困群眾的內在脫貧的動力。要把“要我脫貧”變成“我自己要脫貧”,要有自己的內在精神動力,這是我們在脫貧攻堅中最需要的因素。去年7、8月份,省扶貧辦經過調查研究,為省委、省政府提供瞭基礎材料和建議方案,去年年底省扶貧攻堅領導小組出臺瞭《關於進一步激發內生動力加快精神脫貧行動方案》,這在全國也是走在前列的。激發內生動力,我覺得應在四個方面下功夫。第一,通過政策宣傳,轉變某些貧困群眾固有的思想觀念。比如,通過宣傳,讓有勞動能力的貧困群眾自力更生,打消單純依靠“等靠要”去解決貧困問題的思想。通過宣傳,明確社會兜底扶貧隻是輔助手段,不是唯一的手段,我們提倡還是要通過自己勞動能力增強,發展生產來實現脫貧。第二,通過典型宣傳樹立正面樣板,形成正能量引導力。在我們困難群眾中間有大量自強不息、自力更生、自我發展、自我脫貧的典型。通過樹立和宣傳這些典型,可以正面激勵廣大群眾向他們學習。像去年我們就組織瞭脫貧攻堅先進典型事跡報告團,走遍全省市州,既有帶領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黨支部書記,又有幫助群眾脫貧解困的老幹部、老黨員,這些先進事跡經過宣傳後,在全省引起瞭強烈反響。老百姓是看現實的,前有標兵、樣板,看到別人怎麼做,可以激發自己的精神狀態。第三,通過杠桿激勵來激發內生動力。通過一些正面激勵的政策杠桿,去調動貧困群眾的內在動力。有些地區在探索拿出部分扶持資金,獎勵發展產業、獎勵學一門技能增強能力的貧困群眾,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去實現脫貧目標。第四,通過氛圍營造增強群眾脫貧的信心和決心。群眾容易受大環境影響,通過運用各種宣傳手段,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文化宣傳形式,營造“脫貧光榮”、“自我脫貧光榮”的氛圍,從而感染和喚醒貧困群眾內心“我要脫貧”的源動力。要真正營造“脫貧光榮”、“我要脫貧”的氛圍,需要在座各位媒體記者朋友的大力支持。
省委宣傳部新聞發佈處處長張修富:
今天的發佈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傢!
- 台中註冊商標費用 【品牌達人推薦】如何申請註冊商標?台中事務所商標馬上辦
- 台中商標申請類別 【品牌達人推薦】台中商標註冊申請該找誰呢?台中商標註冊事務所百搜
- 如何申請註冊商標台中 註冊商標申請台中商標申請事務所~就找他
AUGI SPORTS|重機車靴|重機車靴推薦|重機專用車靴|重機防摔鞋|重機防摔鞋推薦|重機防摔鞋
AUGI SPORTS|augisports|racing boots|urban boots|motorcycle boots
留言列表